一是筑巢引凤,引进人才。制定《准格尔旗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政策》《准格尔旗科技新政25条》及引进优质教育和医疗卫生人才实施办法等配套政策措施,面向部属师范类院校、国家重点院校招聘优秀毕业生62名;面向全国“双一流”高校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43名;面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育部直属师范类院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及省级重点师范院校公开招聘教师118名;招聘公立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47名;招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岗位工作人员50名;引进培育人才项目、高层次人才团队10个以上。
二是育苗纳新,培育人才。以专题培训促进乡土人才实用技能提升,开展两期乡村振兴“六支人才队伍”专题轮训班,共培训233名种养殖业乡村振兴生产型人才和乡村工匠。积极推进科研平台建设,共建成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创新工作站1个,重点实验室4个,企业研发中心1个,企业技术中心1个,工程研究中心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博士科研工作站1个,高新技术企业23家;自治区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3个,产业创新人才团队8个,企业技术及研发中心1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重点工业技术研究院1个;市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2个,产业创新人才团队7个,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团队1个。
三是优化服务,留住人才。加大引进人才住房补贴力度,联合首都师范大学大路实验学校及大路医院,为人才就医及其子女就业提供生活服务保障。巩固和拓展《准格尔旗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措施》,印发《准格尔英才认定评定实施办法》,对全职在准格尔旗工作的“准格尔杰出英才”“准格尔贡献突出英才”“准格尔青年优秀人才”,分别给予10万元、8万元、5万元一次性奖励;出台《准格尔旗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和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评定管理办法》,对入选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和创新创业基地的,分别一次性给予20万元和50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
四是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优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位一体合作体系,推动优势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建成人才网络服务平台一处,长期为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资讯获取、政策查询、求职招聘、技术合作、交流培训等综合服务,促进人才服务与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截至目前,清华大学与久泰新材料就开发一步法制芳烃(FSTA)成套技术成功签约,慧达科技与吉林大学材料学院科研团队合作的全国第一家煤化工渣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已试运行。中为、准格尔旗矿区事业发展中心等17家企事业单位已与天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28所区内外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